question-icon 行政许可法公定力是什么?

我在和行政部门打交道时遇到涉及行政许可的事情。听说行政许可法有公定力,但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公定力具体是什么意思,它对行政许可有啥影响,在实际情况中是怎么体现的,希望懂的人能给我讲讲。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许可
  • #公定力
  • #行政行为
  • #法律效力
  • #行政救济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许可法的公定力是行政行为效力的一种重要体现。简单来说,公定力就是指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就被推定为合法有效的,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被撤销或者宣告无效之前,都具有被视为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 公定力是一种假定的法律效力,它并不是说行政行为本身一定就是合法的,而是为了维护行政秩序的稳定和连续,保障公共利益和行政效率,在法律上暂时赋予行政行为这样一种效力。比如说,当行政机关作出一个行政许可决定后,不管这个决定实际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改变之前,相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要承认并遵守这个决定。 从法律依据来看,虽然《行政许可法》中并没有直接对“公定力”这个术语进行明确的表述,但是其背后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行政法律体系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行政行为被依法撤销、变更或者确认无效之前,它依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行政行为公定力的存在。 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过程中,公定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可以保障行政机关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行政管理活动,避免因为行政相对人随意质疑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导致行政秩序混乱。另一方面,公定力也赋予了行政相对人一定的救济途径,当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时,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程序来寻求救济,以撤销或者改变不合法的行政行为。 不过,公定力并不是绝对的。当行政行为存在重大且明显的违法情形时,比如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时没有任何权限依据,这种行政行为就属于无效行政行为,自始就不具有公定力。而对于一般违法的行政行为,在被法定程序撤销或者改变之前,仍然具有公定力。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