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仲裁一裁终局原则?
我和别人有个商业纠纷,打算走仲裁程序解决。听说仲裁有一裁终局原则,不太明白这是啥意思。这一原则对我这个纠纷的处理结果有啥影响呢?会不会之后就不能再改结果了?想了解下这个原则具体是怎么回事。
展开


仲裁一裁终局原则是仲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仲裁机构对一个纠纷作出裁决后,这个裁决立即生效,当事人不能就同一纠纷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从法律概念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仲裁的高效性和权威性。高效性在于避免了当事人陷入漫长的争议解决过程,能快速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权威性则是因为仲裁裁决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双方都需要遵守。 我国《仲裁法》第九条明确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一规定为仲裁一裁终局原则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不过,一裁终局原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存在一些法定情形,比如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等,当事人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如果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实际的商业或其他纠纷解决中,一裁终局原则促使当事人在选择仲裁方式时更加谨慎,因为一旦裁决作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结果。同时,这也要求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必须保证裁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