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仲裁为什么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我最近有个商业纠纷打算走仲裁途径解决,听说仲裁是一裁终局,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规定。这和诉讼的二审终审很不一样,我担心自己的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想了解下法律上为什么要设定仲裁一裁终局制度呢?
展开 view-more
  • #仲裁制度
  • #一裁终局
  • #仲裁效率
  • #仲裁法
  • #纠纷解决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而确定的,这一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中有明确规定,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首先,从效率角度来看,一裁终局能够快速解决纠纷。相比于诉讼程序可能存在一审、二审甚至再审等多个环节,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仲裁一裁终局可以让当事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一个最终的结果。对于商业活动中的当事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快速解决纠纷可以使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的商业运营,避免因纠纷的长期拖延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其次,从专业性角度来说,仲裁员通常是在特定领域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士。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对纠纷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裁决。因此,一般认为他们作出的裁决具有较高的质量和公正性,不需要通过多级程序来进行复核。 再者,从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方面考虑,当事人选择仲裁解决纠纷,本身就是基于对仲裁的信任和认可。一裁终局体现了当事人对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效力的事先约定,符合当事人的意愿。 最后,从仲裁的性质来看,仲裁是一种民间性的纠纷解决方式,它区别于国家司法机关主导的诉讼程序。一裁终局有助于保持仲裁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