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免除处罚是什么意思?
我不太明白犯罪中止免除处罚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知道犯罪中止好像是犯罪过程中停下来了,但免除处罚是真的一点惩罚都没有吗?想知道这在法律上到底是怎么界定和操作的,希望有人能详细解释一下。
展开


犯罪中止免除处罚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定,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指的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这里强调的是‘自动性’,也就是说犯罪人是自己主观上不想再实施犯罪了,而不是因为外界的强制因素被迫停止。比如,张三原本打算去盗窃一家店铺,在准备动手时,他突然良心发现,主动放弃了盗窃行为,这就属于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再比如,李四给仇人投了毒,在看到仇人痛苦的样子后,他心生悔意,赶紧将仇人送到医院抢救,最终成功避免了仇人死亡的结果,这就是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 接下来,我们说说免除处罚。免除处罚意味着虽然犯罪人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但由于存在犯罪中止这种法定的从宽情节,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对犯罪人判处刑罚。这并不是说犯罪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了,只是在量刑上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从宽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从这条法律规定我们可以看出,是否造成损害是决定是否免除处罚的关键因素。如果犯罪中止没有造成任何损害,那么就应当免除处罚;如果造成了一定损害,虽然不能免除处罚,但也应当减轻处罚。例如,前面提到的张三放弃盗窃,没有造成任何财产损失和其他损害,按照法律规定,就应当对他免除处罚。而李四虽然成功救了仇人一命,但投毒行为还是对仇人的身体造成了一定伤害,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免除处罚,但可以减轻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