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指的是什么?
我签了一份合同,里面提到了不可抗力。我不太清楚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在合同里遇到不可抗力会有什么影响,它包含哪些情况呢?希望能有专业的解答。
展开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它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从“不能预见”角度来看,它强调这种情况的发生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范围。比如突然爆发的全球性疫情,在疫情出现之前,谁也无法准确预知它何时会爆发、规模有多大等。这就像一场意外的风暴,毫无征兆地到来。 “不能避免”意味着即使当事人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也无法阻止该情况的发生。例如地震,当地震发生时,我们无法阻止地壳的运动和地震波的传播。哪怕提前有一些预警,但也不能真正避免地震的发生。 “不能克服”则表示在该情况发生后,当事人凭借自身的能力和条件,无法消除该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比如洪水冲毁了道路和桥梁,导致货物无法按时运输,在洪水消退和道路桥梁修复之前,当事人很难克服这种运输障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常见的不可抗力情形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像地震、洪水、台风等;社会异常事件,如战争、罢工、骚乱等;政府行为,例如征收、征用等。当合同履行过程中遭遇不可抗力时,合同双方应依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妥善处理相关事宜,以减少损失和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