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人民法院组织系统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级别的法院负责审理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案件。
我国法院分为四级,分别是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每一级法院受理的第一审案件都有明确的规定。
基层人民法院是我国法院系统中最基础的层级,它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范围最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了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外,其他第一审民事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这是因为基层人民法院数量多、分布广,接近当事人住所地、案件发生地或争议财产所在地,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也便于法院就地调查事实、处理案件。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三类。第一类是重大涉外案件。这里的“重大”通常指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复杂,或者居住在国外的当事人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第二类是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本辖区”是指中级人民法院所管辖的地区,“有重大影响”一般要从案件的复杂程度、涉及范围、诉讼标的金额大小以及案件处理结果对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来综合判断。第三类是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例如专利纠纷案件等。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是地方各级法院中的最高层级,其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内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因此,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数量相对较少,只有那些在本辖区内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才由其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一类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这类案件通常涉及全国性的重大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对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重大影响。另一类是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这赋予了最高人民法院灵活处理特殊案件的权力,当最高人民法院认为某个案件由其审理更为适宜时,就可以直接受理该案件。
明确级别管辖对于当事人正确选择起诉的法院非常重要。当事人在起诉时,应当根据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诉讼标的金额等因素,准确判断应当向哪一级别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选择的法院不符合级别管辖的规定,法院可能会不予受理或者将案件移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醉驾154的处罚是怎样的,醉驾的定义是什么?
环境违法的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竞业协议入职时填了,离职后一定会启动吗
民间借款起诉要怎么写?
怎么通过社保查看社康中心相关信息?
军人是否可以征用私家车?
个人在电子税务局申请开票如何缴税?
牌照有点剐蹭了,交警会罚款吗?
没单位的个人怎么买社保?
极力反骗会构成自己的罪名吗?
法律是否规定超标电动车属于机动车?
同样工龄年初跟年尾退休工资有差距吗?
收到逮捕通知书后还能取保候审吗?
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是否有必要?
民间互相辱骂是否犯法?
公司打卡迟到一分钟会扣多少钱?
高息放贷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公众责任险可以税前扣除吗?
涉嫌刑讯逼供罪会有什么后果?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