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执行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到一起官司,法院判决后进入了执行阶段。我不太清楚执行到底是依据什么来进行的,比如法院依据什么去查封财产、冻结账户之类的。想了解一下执行背后具体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view-more
  • #执行依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执行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多个方面,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是民事执行程序的基本法律依据。在该法中,对于执行程序有专编规定。例如,其中规定了执行的申请和移送。当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其次,执行中涉及财产查询、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也有相应规定。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但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再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等司法解释进一步细化了执行工作的具体操作和规范。它对执行机构及其职责、执行的申请和移送、执行前的准备和对被执行人财产状况的查明等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使得执行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另外,对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等,明确了执行机构、执行范围等内容。对于行政案件的执行,也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来保障行政决定的有效执行。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