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多少才合规?
我开了一家小公司,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发现工资支出这块比较难把握。不知道工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多少是合规的,担心比例太高或者太低会有法律风险,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
展开


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工资占营业收入的具体合规比例。工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是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行业特点等因素自主确定的一个经营指标,不过在工资支付等方面是有相关法律规定的。 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这意味着,无论企业营业收入情况如何,都必须保证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达到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例如,如果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每月2000元,企业发给员工的工资就不能低于这个数。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也就是说,企业在确定工资时,要遵循同工同酬的原则,相同岗位、相同工作量的员工应该获得大致相同的工资。 另外,企业在发放工资时,要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要按照规定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工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但企业应该在遵守上述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营情况,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工资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