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第八条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

我在看民法典的时候看到第八条提到了公序良俗原则,不太明白这具体是什么意思。这个原则在实际生活中是怎么应用的呢?在什么样的法律场景下会用到它?我想了解一下详细的解释。
展开 view-more
  • #公序良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公序良俗原则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公序,指公共秩序,也就是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即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简单来说,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统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意味着在民事活动中,人们的行为不仅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还要遵循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在实际生活中,公序良俗原则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在合同领域,如果一份合同的内容违反了公序良俗,那么这份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举个例子,某人签订了一份以赌博为内容的合同,由于赌博违反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这份合同就是无效的。再比如,在婚姻家庭领域,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也可能受到公序良俗原则的约束。像通过遗嘱将遗产留给“小三”,这种行为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可能会认定该遗嘱部分无效。 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还在于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法律不可能涵盖所有的社会情况,当出现一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时,公序良俗原则就可以作为判断行为是否合法合理的重要依据。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和道德风尚,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