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计划制度是什么意思?


重整计划制度是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的一项核心制度,它在拯救困境企业、平衡各方利益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下面将详细为你解释重整计划制度的含义、制定、通过和执行等方面。 从含义上来说,重整计划制度就是在企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后,由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制定的,旨在拯救企业、恢复其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从而避免企业破产清算的一系列安排和方案。简单来讲,就像是给生病的企业开了一副药方,帮助它重新恢复健康。 关于重整计划的制定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规定,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债务人自行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债务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管理人负责管理财产和营业事务的,由管理人制作重整计划草案。 重整计划草案需要包含诸多内容。一般包括债务人的经营方案,也就是企业未来的经营方向和策略,比如是调整业务范围、优化管理结构还是开拓新市场等;债权分类,要明确不同类型的债权,如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债务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债权调整方案,对各类债权的清偿比例、清偿期限等进行调整;债权受偿方案,明确各类债权人如何获得清偿;重整计划的执行期限,规定按照计划完成重整的时间;以及有利于债务人重整的其他方案等。 重整计划草案制定出来后,需要经过债权人会议的表决通过。债权人会议会依照债权分类,分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表决。出席会议的同一表决组的债权人过半数同意重整计划草案,并且其所代表的债权额占该组债权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即为该组通过重整计划草案。各表决组均通过重整计划草案时,重整计划即为通过。 如果重整计划获得通过,并且经过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后,就进入执行阶段。根据法律规定,重整计划由债务人负责执行,管理人在重整计划规定的监督期内监督重整计划的执行。债务人应当严格按照重整计划规定的内容和期限履行义务,向债权人清偿债务,实现企业的重生。 总的来说,重整计划制度是企业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关键环节,它为困境企业提供了一次重生的机会,也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通过合理的重整计划,企业有可能摆脱困境,继续发展,而债权人也有可能获得比破产清算更高的清偿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