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有效合同?
我最近在和别人谈一个合作项目,要签合同了,但我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合同才是有效的。我担心签了合同最后却不被法律认可,想了解一下有效合同的定义和判断标准,这样心里能踏实点。
展开


在法律领域中,有效合同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合同。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合同当事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就好比一个人得有足够的能力和心智去做一件事一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签订的合同,才有可能是有效合同。比如,一个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和别人签订的合同,就满足这一基本条件;但如果是一个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签订的合同,一般就是无效的。 其次,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意思表示真实就是说签合同是当事人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二)意思表示真实。例如,甲用欺骗的手段让乙签订了一份合同,乙在被欺骗的情况下做出的意思表示就不真实,这份合同就可能会被撤销,不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比如,合同约定的内容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那这份合同肯定是无效的。 综上所述,一份合同只有同时满足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以及内容合法且不违背公序良俗这几个条件,才能被认定为有效合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