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立案后需要做些什么?


当申请再审立案后,当事人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要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再审案件通常需要新的证据来支持您的主张。这里的新证据是指在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或者是原审中因客观原因无法取得的证据。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再审申请人提交的新的证据,能够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基本事实或者裁判结果错误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所以,您要仔细梳理手中的材料,收集与案件相关的新证据,并整理成清晰的证据清单,注明证据的来源、证明目的等。 其次,随时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再审立案后,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您可以通过拨打法院的联系电话、使用法院的案件查询系统等方式,了解案件是否已经分配法官、何时安排庭审等信息。保持与法院的沟通,确保能够及时收到法院的通知和要求。如果法院要求补充材料或者提供进一步的说明,要及时响应,按照要求完成。 再者,参加再审庭审。庭审是再审案件的重要环节,您需要按时参加庭审,并在庭审中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真听取对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同时,要听从法官的指挥,按照庭审程序进行举证、质证等活动。 最后,等待再审判决结果。庭审结束后,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再审判决。在等待判决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如果对再审判决结果不服,还需要了解是否有进一步的救济途径。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再审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总之,申请再审立案后,当事人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准备好相关材料,关注案件进展,参加庭审,并做好应对判决结果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