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没有对质量进行约定该怎么办?
最近签了个合同,当时没太在意质量条款这一块,现在突然发现合同里压根没对质量进行约定。有点担心之后履行合同会出问题,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该怎么确定质量标准啊,心里实在没底,希望能有人给讲讲具体的处理办法。
展开


如果合同中没有对质量进行约定,不用过于担心,法律对此有相应的规定来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首先,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也就是合同双方坐下来好好商量,就质量问题达成一个补充协议。这是最直接简单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双方的意思自治。法律依据是《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要是不能达成补充协议,那就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合同里其他相关条款可能会隐含着对质量的要求,或者在你们以往的交易中、行业通行的做法中找到关于质量的标准。 若通过上述方法仍不能确定质量,那就分情况处理: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按照推荐性国家标准履行;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按照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比如在一般的日用品买卖中,如果没有前面几种标准,那么交付的日用品能满足正常使用需求,就符合质量要求 。这是依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 相关概念: 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这样的标准就是强制性国家标准。 推荐性国家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机构、协会等制定的,在特定行业内普遍适用的标准,用于规范行业内的生产经营等活动。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