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和业主之间工程质量风险是怎样分担的?


在工程建设中,承包商和业主之间工程质量风险的分担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工程质量风险分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决定。这就好比两个人一起做一件事,事先商量好各自负责哪些部分的风险。 从一些普遍原则来看,如果一方是因为自身的恶意行为或渎职导致的工程质量风险,那这一方就应当负责。比如说,承包商故意偷工减料,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下承包商就要承担相应风险。 如果一方能很方便地对某风险进行保险,并能将保险费消化在其费用中,那么该风险通常最好由该方承担。例如,某些工程材料的损坏风险,承包商经常采购这类材料,对保险情况比较熟悉,能够合理安排保险费用,那么这个风险就可能由承包商承担。 如果一方是管理某项风险所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受益者,该风险也应由该方承担。比如业主对工程的使用和收益更为直接,如果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对业主的经济利益影响最大,那么业主可能就要承担相应风险。 从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的相关规定来看,不同的合同条件下风险分担有所不同。红皮书适用于传统工程承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常业主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具有更强的主导权,所以承担合同项下的主要风险。因为业主在委托设计单位完成所有工程设计后,才针对项目施工工作组织招标选择施工承包商,承包商的工作范围相对单纯。 银皮书适用于以EPC交钥匙为基础的基础设施项目或其它开发项目。在这类项目中,承包商通常从设计到最终调度全面负责,业主则直接接收最终产品,承包商在项目实施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承担合同项下的主要风险。 相关法律依据方面,虽然国内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具体法条照搬,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中关于建设工程合同的规定,强调了合同双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这也适用于工程质量风险分担问题。也就是说,双方在分担风险时要合理公平。 总之,工程质量风险分担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合同约定、行为责任、经济利益以及不同的合同模式等都会影响最终的风险分担结果。 相关概念: 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它制定的合同条件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被广泛应用,为工程建设各方的权利义务和风险分担提供了参考标准。 红皮书:全称为施工合同条件,适用于传统工程承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业主和承包商的风险分担有其特定规则。 银皮书:全称为设计 - 采购 - 施工/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适用于特定的工程模式,规定了此模式下业主和承包商不同的风险分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