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书中断时持票人应该怎么办?
我手里有张票据,发现背书出现了中断的情况。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做,是直接找前手解决,还是有其他的办法呢?我担心处理不好会影响我实现票据权利,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措施。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背书中断”这个概念。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背书中断通俗来讲,就是在票据的背书过程中,出现了不连续的情况,比如背书人签章和被背书人名称不对应等。 当遇到背书中断时,持票人的票据权利可能会受到影响。不过,持票人也并非就完全失去了票据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以背书转让的汇票,背书应当连续。持票人以背书的连续,证明其汇票权利;非经背书转让,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汇票的,依法举证,证明其汇票权利。前款所称背书连续,是指在票据转让中,转让汇票的背书人与受让汇票的被背书人在汇票上的签章依次前后衔接。 如果持票人遇到背书中断的情况,第一步可以尝试找出导致背书中断的原因。比如是由于疏忽导致签章与名称不符,还是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如果是疏忽造成的,持票人可以与相关的背书人沟通,要求其进行更正或补充相关手续,使背书恢复连续。 如果无法通过上述方式解决,持票人需要依法举证,证明自己是通过合法方式取得票据的。这可能包括提供交易合同、支付凭证等证据,来证明票据的来源合法。一旦能够证明自己的合法取得,持票人依然可以享有票据权利。 在举证过程中,持票人要注意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如果涉及到复杂的情况,持票人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