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事项需要在预包装食品标签上标注?


预包装食品标签标注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下面我们来详细说说需要标注的事项以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一是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名称就是食品叫什么,规格说明食品的大小、型号等情况,净含量指食品除去包装后的实际重量,生产日期则表明食品生产出来的时间。这能让消费者了解食品的基本情况和新鲜度。 二是成分或者配料表。它列出了制作该食品所使用的各种原料和配料,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比如对某些食物过敏的消费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避免误食导致过敏等不良后果。 三是生产者或者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这能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后,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等情况,可以及时联系到相关责任方。 四是保质期。也就是食品在正常条件下能够保持品质的期限,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可能会变质,食用后会影响健康,所以保质期是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该食品的重要参考。 五是产品标准代号。它反映了该食品所执行的生产标准,通过这个代号,消费者可以了解该食品的质量要求和生产规范。 六是贮存条件。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保存要求,标注贮存条件能指导消费者正确保存食品,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七是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符合国家标准,标注其通用名称能让消费者清楚食品中添加了哪些物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八是生产许可证编号。这是食品生产企业合法生产的凭证,有了这个编号,说明该食品是经过相关部门许可生产的,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九是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除了上述列举的内容外,如果还有其他法律、法规或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标注的信息,也必须在标签上标明。 此外,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这是因为婴幼儿和特定人群的身体状况特殊,对营养的需求也有特定要求,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能让他们的监护人或消费者更好地选择适合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