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遗产分割协议书需要注意什么?


写遗产分割协议书需要注意以下多个重要方面: 首先,要明确遗产范围。遗产是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像遗产的种类(比如是房产、存款、车辆等)、数量、价格等都得确定清楚。只有确定了范围,才能保证分割的是被继承人真正能用来继承的财产。例如,如果把不属于被继承人的他人财产也算进遗产进行分割,那肯定是不行的。这依据的是相关继承法律中对遗产范围的规定。 其次,制作协议书要遵守法律法规。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享有平等的继承权,不过继承人之间协商同意不均等分配也是可以的。在分割遗产时要尊重各位继承人的意见,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这在《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中有明确规定,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条件却不尽扶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再者,协议书内容要真实合法。这意味着协议书中的各项条款必须是各位继承人真实意思的体现,而且不能违反法律法规,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如果协议内容是被胁迫、欺骗等情况下签订的,那就不具有法律效力。 然后,内容应尽可能完善。除了基本的遗产范围、继承人信息等,还得有具体的分割方案,比如各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分配方式等;明确遗产分割后的交付方式、具体时间及违约责任等条款。完善的内容可以有效避免日后很多不必要的纠纷。 最后,要处理好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和税费问题。继承人应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这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的规定。 相关概念: 民事法律行为:就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简单说,就是人们做出的一些能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像签订合同、立遗嘱等。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就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般秩序和大家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如果一个行为违反了大家都认同的这些规则,那就不符合公序良俗。 遗产范围: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哪些财产能作为遗产来继承是有法律规定的。 继承顺序:是法律规定的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次序,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等,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时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