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调解要注意什么问题?


在交通事故调解中,有多个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是关于赔偿项目和金额的确定。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残疾,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还需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在确定赔偿金额时,要依据实际发生的费用和相关标准进行计算,不能漫天要价,也不能轻易妥协。比如医疗费要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则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其次是责任认定方面。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调解的重要依据。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在调解前,一定要对责任认定有清晰的认识。如果对责任认定有异议,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复核申请。因为责任的划分直接影响到赔偿的比例,如果责任认定不准确,可能会导致赔偿不合理。 再者是协议的签订。调解达成一致后,会签订调解协议。协议内容要明确具体,包括赔偿的项目、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协议的条款要清晰无歧义,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所以,调解协议最好采用书面形式,双方签字确认。 另外,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在调解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各种证据,如事故现场照片、医疗记录、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等。这些证据是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依据,一定要妥善保管。如果在调解后对方不履行协议,这些证据可以帮助你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最后,要注意调解的时间和程序。交通事故调解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调解。同时,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调解,确保调解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这样可以增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