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可以找哪些部门解决?


医疗纠纷发生后,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解决: 首先,可以找医疗纠纷调解组织,例如各地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 。这些组织熟悉医疗行业相关规定,能够以调解的方式,促使双方达成和解。整个过程相对便捷、灵活,能在较为平和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也是可以寻求帮助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执业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接到医疗纠纷后,会对事件展开调查处理,同时督促医疗机构进行整改。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最后,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作为解决医疗纠纷的最终途径,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会通过司法程序来判定责任和赔偿等相关事宜。 在选择解决途径时,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希望平和、快速地解决纠纷,医疗纠纷调解组织是不错的选择;若希望借助行政力量监督医疗机构并解决纠纷,可找卫生行政部门;若双方分歧较大,通过其他途径难以解决,那么向法院起诉是最后的保障。 相关概念: 医疗纠纷调解组织:专门针对医疗纠纷进行调解工作的机构,致力于在医患双方之间协调沟通,促使达成和解。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医疗卫生行业行政管理的部门,对医疗机构有监督管理职责,可处理医疗纠纷相关事务。 法院:国家的司法机关,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各种纠纷,其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