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欺骗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
我在购物时感觉被商家骗了,心里很窝火。不太清楚商家这种欺骗行为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律。想了解一下,如果确定是被欺骗了,我能依据哪些法律来维护自己权益,让商家受到应有的惩处,想知道这方面详细的法律规定。
展开


消费者欺骗行为主要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某些情节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它要求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不得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如果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要是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而当欺骗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符合《刑法》中诈骗罪等犯罪构成要件时,就会触犯刑法。比如商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消费者数额较大的财物等情况。 举例来说,如果商家把二手商品当作全新商品卖给你,这就属于欺诈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是商家通过虚构项目等手段,骗取你大量钱财,就可能涉嫌诈骗罪,触犯《刑法》。 消费者在遇到欺骗行为时,可以通过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向消协投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以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欺诈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