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诉前是指哪个阶段?
我不太清楚法律上说的‘被追诉前’到底是指哪个阶段。我最近遇到一些事,可能会涉及法律追诉,想提前了解一下这个‘被追诉前’的具体范围,这样心里也能有个底,知道自己现在处于什么情况。
展开


在法律领域,“被追诉前”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时间节点概念。从通俗意义来讲,“追诉”就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究刑事责任的一系列活动。那么“被追诉前”,就是还没有进入到司法机关正式启动追究刑事责任程序的这个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虽然没有对“被追诉前”作出明确的定义,但在司法实践和相关的司法解释中可以进行理解。通常来说,“被追诉前”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司法机关立案之前。立案是司法机关对犯罪事件进行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比如公安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后,决定是否立案侦查,在这个立案决定作出之前,都可以认为是“被追诉前”。在这个阶段,犯罪行为可能仅仅是处于被发现或者被怀疑的状态,还没有进入到正式的司法程序中。 另一种情况是在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的各种强制性方法,像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在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这些强制措施之前,也可以看作是“被追诉前”。因为一旦采取了强制措施,就意味着司法机关已经正式开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追究刑事责任的实质性行动了。 “被追诉前”的时间界定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行贿罪中,如果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对于在“被追诉前”主动悔悟、配合司法机关工作的行为的一种鼓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