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诉是在立案前还是立案后?
我不太清楚追诉这个时间点的问题。我遇到个事儿,感觉可能涉及追诉了,但不知道是在案子立案前就开始追诉,还是得等立案之后才开始。我就想弄明白这个时间界限到底是怎样的,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追诉指的是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活动。它既可以在立案前进行,也可以在立案后开展,不同阶段的追诉有着不同的意义和法律规定。 在立案前,追诉更多体现在对犯罪线索的初步调查和判断上。当有证据表明可能存在犯罪事实时,司法机关会进行初查。比如,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会对案件进行初步的核实,看是否符合立案条件。这时候的追诉活动主要是为了确定是否有犯罪发生、是否需要立案。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首的,都应当立即接受并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但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移送案件通知书》,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这里的审查过程就包含了立案前的追诉行为。 立案后,追诉进入到一个更为正式和深入的阶段。司法机关会围绕犯罪嫌疑人展开全面的侦查,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依法先行拘留,对符合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立案后的追诉是为了确保犯罪嫌疑人受到应有的刑事处罚,保障法律的公正实施。 所以,追诉贯穿于刑事诉讼的多个阶段,立案前和立案后都有其特定的追诉活动和法律程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