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罪为什么不是连续犯?
我想知道虐待罪和连续犯的区别。我在了解法律知识时,看到说虐待罪不属于连续犯,但不太理解原因。我想搞清楚这两者之间到底存在哪些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虐待罪不能被认定为连续犯,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要弄清楚虐待罪为什么不是连续犯,我们得先分别了解一下什么是虐待罪和连续犯。 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比如丈夫长期对妻子进行打骂、不给饭吃等行为,就可能构成虐待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连续犯呢,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出于同样的想法,连续做了好几个性质一样的犯罪行为,最后都触犯了同一个罪名。比如,一个小偷基于盗窃的故意,在一个月内连续在不同地点偷了多户人家,这就属于连续犯。 虐待罪不属于连续犯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连续犯强调行为人是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实施多个行为,而虐待罪的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更侧重于通过长期的折磨、摧残来控制、伤害被害人,其故意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与连续犯有所不同。其次,连续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而虐待行为通常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它是一个持续的、整体的过程,并非是多个独立行为的简单相加。例如,虐待行为可能表现为长期的打骂、侮辱等,这些行为相互交织,难以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行为。最后,从法律评价的角度看,刑法对虐待罪的规定更侧重于对这种长期、持续的侵害行为进行整体评价,而不是将其拆分成多个独立的犯罪行为来处理。所以,虐待罪不是连续犯。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