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诉讼权利能力不一定是适格当事人?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说有诉讼权利能力不一定就是适格当事人。我不太理解这一点,感觉有诉讼权利能力就应该能参与诉讼成为适格当事人啊。想问问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二者之间有啥区别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诉讼权利能力和适格当事人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诉讼权利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或者组织能够成为诉讼主体,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一种资格。不管是公民、法人还是其他组织,只要具备了这种资格,就可以在法律程序中成为原告或者被告。比如,未成年人虽然在民事行为能力上可能受到限制,但他们依然具有诉讼权利能力,能够参与到诉讼中来。这一概念的依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这就从法律层面赋予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讼权利能力。


而适格当事人则更进一步,是指对于具体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者被告,从而进行诉讼活动,并且能够使诉讼结果产生实际意义的当事人。判断是否为适格当事人,关键在于其与案件的争议是否有直接的利害关系。例如,在一个买卖合同纠纷中,如果A和B签订了合同,C与该合同没有直接关系,即便C有诉讼权利能力,但他对于这个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来说,就不是适格当事人,因为他与该案件争议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我国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直接对适格当事人作出明确的定义,但在司法实践和理论中,一直遵循着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这一核心判断标准。


所以说,有诉讼权利能力只是具备了参与诉讼的基本资格,但要成为适格当事人,还需要与具体案件的争议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诉讼权利能力不一定是适格当事人的原因。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适格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涉及到一起民事诉讼,不太明白什么叫当事人适格。我想知道在一场官司里,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适格的当事人呢?适格当事人有什么要求和标准吗?这些规定对我的案子有啥影响呢?

当事人和原告有什么区别?

我在打官司的时候,经常听到‘当事人’和‘原告’这两个词。我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我现在参与了一个民事纠纷案件,想知道这两个概念在法律上是怎么区分的,对我在案件中的权益和义务有啥影响。

证人为什么不是诉讼参与人?

我最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资料里对诉讼参与人的定义,可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证人不算诉讼参与人。在我理解,证人在诉讼过程中也挺重要的,会提供关键证言啥的。我就想搞清楚这里面的原因,希望有人能给我讲讲。

当事人是否包括律师?

我在打官司的时候,对当事人和律师的概念有点混淆。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当事人这个范畴包不包括律师啊?我不太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界定,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我国的法律主体有哪些?

我想知道在我国的法律体系里,到底哪些算是法律主体。我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涉及法律关系的事儿,比如签合同、发生纠纷之类的,就很困惑到底谁能作为法律上的主体参与其中,所以想了解一下我国法律主体的具体范围。

诉讼当事人类型包含哪些内容?

最近因为一些纠纷可能要打官司,不太清楚诉讼当事人都有哪些类型。想详细了解一下不同类型的诉讼当事人具体是怎么定义的,各自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在打官司过程中这些不同类型的当事人又会有什么样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是怎样规定的?

我不太清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诉讼行为能力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涉及这方面的情况,比如和这类人有经济往来或者参与相关的法律诉讼,所以想知道法律上对他们是如何界定的,他们在法律事务中有哪些特殊规定。

其他诉讼参与人与诉讼主体是否是包含关系?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看到了其他诉讼参与人和诉讼主体这两个概念。有点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不知道其他诉讼参与人是不是包含在诉讼主体里面,想了解下从法律规定上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未成年人有诉讼行为能力吗?该怎么处理?

我家孩子还未成年,最近涉及一个诉讼案件。我不太清楚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有没有诉讼行为能力,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诉讼该怎么处理呢?我担心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的权益,希望能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为什么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说责任主体不完全等同于违法主体,有点不太理解。我想知道这两者为啥不能完全划等号呢,是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不一样的情况呀?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

诉讼当事人是指原告还是被告呢?

我最近涉及一场官司,对诉讼当事人这个概念不太清楚。我想知道在一场诉讼里,诉讼当事人到底指的是原告,还是被告,还是两者都包括呢?希望能弄明白这个概念,好清楚自己在诉讼中的角色和权益。

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有什么区别?

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老是弄混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想知道它们到底有啥区别,比如在实际应用中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各自的重要性又如何,希望能有个清晰的解答。

什么是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遇到了‘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是什么意思。想问问这个概念到底该怎么解释,它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诉讼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有什么区别?

我最近涉及一个诉讼案件,在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时,对诉讼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不太清楚。想知道这两者具体有啥不一样,比如在实际诉讼中各自有什么作用,它们的区别对我的案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诉讼代表人和诉讼代理人能否为同一个人?

我正在参与一个诉讼案件,不太清楚诉讼代表人和诉讼代理人的区别。现在我想知道这两者能不能是同一个人,我担心如果不能的话,自己的安排会不符合法律规定,希望了解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后续的诉讼安排。

法定代理人的诉讼地位是怎样的?

我在一个法律案件里涉及到法定代理人,不太清楚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到底处于什么地位,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他们的行为对诉讼结果有多大影响呢?希望能了解一下相关法律知识。

法院起诉当事人指的是谁?

我打算去法院起诉别人,但是不太清楚法院起诉当事人到底包括哪些人。我知道肯定有我自己,但不确定对方算不算是当事人,还有没有其他可能的人也属于起诉当事人呢?想了解一下具体的范围。

哪些主体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我不太清楚在法律里,到底谁有资格依照相关法律向法院提起诉讼。我自己遇到点事儿,感觉好像能去法院告别人,但又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这个权利,所以想了解下到底哪些主体有这样的权利呢?

合同主体与民事诉讼主体一样吗?

最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涉及到合同和民事诉讼方面。我对合同主体和民事诉讼主体的概念有些混淆,不太清楚它们是不是一回事。想了解一下,这两者在法律上有没有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诉的变更和诉的追加有什么区别?

我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听说有诉的变更和诉的追加这两个说法。我不太清楚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在实际诉讼里分别会有啥影响,对我的诉求和案件走向会不会有不同作用,想了解一下两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