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开庭后为什么不让录音?

我去参加了一场庭审,开庭后工作人员不让我录音,我不太理解这是为啥。录音又不会影响庭审进行,我就想记录一下庭审内容,之后还能回顾。所以想问问法律上为啥有不让录音这种规定啊?
展开 view-more
  • #庭审录音
  • #法庭规则
  • #司法秩序
  • #隐私保护
  • #司法权威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上,开庭后一般是不允许录音的,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虑。首先,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十七条规定,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庭审是一个严肃且具有权威性的司法活动。不让录音主要是为了保证庭审的正常秩序。庭审过程需要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若允许随意录音,可能会让当事人和法官分心,导致庭审无法顺利进行。比如,当事人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言论被录音而有所顾虑,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法官也可能会因为现场的录音设备而受到干扰,影响对案件的判断。 其次,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和商业秘密。庭审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当事人不愿意公开的个人隐私信息或者商业机密,如果允许录音,这些信息就有可能被泄露出去,给当事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再者,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是重要原因。司法活动有着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录音可能会被剪辑、篡改,从而误导公众对司法活动的认知,损害司法的公信力。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如果是经人民法院许可的新闻媒体等进行的庭审直播或者录播等活动,是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进行的。总之,开庭后一般不允许录音是为了保障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当事人权益以及维护司法权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