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设置监护人?
我不太明白在法律上为什么要设置监护人,感觉有些人自己就能照顾自己,那设置监护人的意义到底在哪呢?是为了保障特定人群的权益吗?我想具体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
展开


在法律上设置监护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从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角度来看,监护人制度主要是为了照顾那些由于年龄、精神状态等原因而不能完全独立保护自己权益的人。比如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阶段,认知和判断能力还不够成熟,在面对各种事务时可能无法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这就意味着父母要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比如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同时也要管理他们的财产,确保财产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防止未成年人因为缺乏经验而遭受财产损失。 其次,对于一些因精神疾病等原因导致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监护人制度同样至关重要。这些成年人可能无法自主地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参与社会活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配偶、父母、子女等担任监护人。监护人要对他们的生活进行照料,代理他们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在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再者,从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层面来讲,设置监护人可以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如果没有监护人对这些特殊人群进行管理和照顾,他们可能会做出一些危害自身或者他人安全的行为,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而通过监护人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总之,监护人制度是法律为了平衡个体权益保护和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