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仲裁确定开庭日期后会进行双方调解吗?

我有个仲裁案子已经确定了开庭日期,心里挺忐忑的。我不太清楚在这种已经定好开庭时间的情况下,仲裁机构还会不会安排双方进行调解。我其实也不想把关系闹太僵,要是能调解解决最好了,所以想问问这种情况一般会不会调解呀?
展开 view-more
  • #仲裁调解
  • #仲裁开庭
  • #法律调解
  • #仲裁程序
  • #调解协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仲裁确定开庭日期后,是有可能进行双方调解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了解一下仲裁调解的概念。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根据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引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活动。这就好比两个朋友闹了矛盾,找了个中间人来帮忙协调,大家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这说明仲裁调解是仲裁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仲裁庭有权力也有义务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调解。 确定开庭日期后仲裁庭进行调解有诸多好处。对于当事人来说,调解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避免繁琐的仲裁程序和漫长的等待。同时,调解达成的协议是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更容易得到履行,有利于纠纷的彻底解决。从仲裁机构的角度看,调解有助于提高仲裁效率,减轻仲裁工作的负担,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仲裁调解的程序通常是这样的。在开庭过程中,仲裁庭会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愿意进行调解。如果双方都同意,仲裁庭就会组织调解。调解可以由仲裁庭主持,也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后将调解方案告知仲裁庭。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寻求一个平衡点。如果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仲裁庭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或者裁决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执行力。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案件在确定开庭日期后都能成功调解。有些案件双方分歧较大,或者一方不愿意进行调解,那么仲裁庭就会按照正常的仲裁程序继续审理,并作出裁决。所以,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是否进行调解。如果认为调解有利于解决纠纷,就积极配合仲裁庭的工作;如果认为自己的诉求必须通过裁决来实现,也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 综上所述,仲裁确定开庭日期后是存在调解可能性的。当事人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仲裁过程中灵活应对,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