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会被判处拘役吗?
我前几天和朋友聚会喝了不少酒,之后心存侥幸自己开车回家,结果路上被交警查到醉驾了。我现在特别担心,想知道像我这种醉驾的情况,是不是一定会被判处拘役啊?
展开


醉驾是否会被判处拘役,这是许多涉及醉驾案件当事人关心的问题。下面为你详细解答。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醉驾”的定义。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属于醉酒驾驶。通俗来讲,就是当你体内酒精含量达到这个标准后开车,就构成醉驾。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里明确指出,醉驾这种行为是要被判处拘役的。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并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其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不过,在司法实践中,并不是所有醉驾情况都会一律判处拘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二)(试行)》,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例如,如果醉驾者只是在人烟稀少的道路上短距离挪车,且未发生任何交通事故,同时酒精含量刚刚超过醉驾标准,又有较好的认罪悔罪态度,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不被判处拘役。但如果醉驾者血液酒精含量很高,在交通要道上高速行驶,甚至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那被判处拘役并处罚金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综上所述,醉驾在一般情况下会被判处拘役,但具体到每个案件,要结合实际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来综合判断。如果你涉及醉驾案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便更好地了解自己面临的法律后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