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继承人去世多长时间后继承人未继承,遗嘱会失效吗?
我家里老人去世了,留下了遗嘱。但是因为一些事情,我们几个继承人一直没去办理继承手续。我想知道,从老人去世开始算,过多久要是我们还没继承,这遗嘱会不会就失效了呀?
展开


在探讨被继承人去世后,继承人未继承遗嘱是否会失效的问题前,我们先明确遗嘱和继承相关的基本概念。遗嘱是被继承人生前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个人财产或其他事务进行预先处分,并于其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继承则是指继承人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的指定,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从上述法律条文可知,对于遗嘱继承而言,只要遗嘱本身是合法有效的,并不会因为继承人在被继承人去世后一段时间内未办理继承手续而失效。遗嘱自被继承人死亡时起生效,继承人接受继承的意思表示既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默示的。在继承开始后,没有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就视为接受继承。 不过,虽然遗嘱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失效,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不办理继承手续而产生一些问题。比如,遗产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损毁、灭失,或者被他人无权处分。另外,如果涉及到不动产等需要进行过户登记的遗产,长时间不过户可能会影响继承人对该财产的使用和处分。 对于受遗赠人来说,情况有所不同。受遗赠人必须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受遗赠。这里的六十日是一个除斥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况,一旦超过这个期限,受遗赠权就消灭了。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遗嘱不会因为继承人在被继承人去世后未及时继承而失效,但继承人应及时办理继承手续,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特别是受遗赠人,一定要注意六十日的期限限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