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职场中,员工的岗位调整是一个较为敏感的问题,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那么,公司能否随意给员工调岗呢?答案是否定的,调岗在法律上受到严格的约束,企业的自主管理权不能以侵犯员工的正当权益为基础。
相关法律条文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公司若要对员工进行调岗,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并通过书面形式确定下来。
可以调岗的法定情形
虽然公司不能随意调岗,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公司可以依法对员工进行调岗:
- 员工不胜任工作:如果员工在现岗位上无法达到工作要求,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岗。例如,某公司的销售人员小李,连续多个季度未能完成销售任务,且在公司组织的培训后,业绩仍无明显提升。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根据小李的实际情况,将其调岗到其他更适合的岗位。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改变:当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在解除前可以尝试对员工进行调岗。例如,某工厂因环保政策调整,原本的生产线需要拆除,导致该岗位无法继续存在。此时,工厂可以与员工协商,为其调整到其他岗位。
- 依据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约定:如果公司的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员工进行调岗,且这些规章制度是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的,同时劳动合同中也有相关约定,那么公司可以按照规定进行调岗。
实际案例分析
在某公司的案例中,员工小张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其工作岗位为研发部门的程序员。后来,公司因业务调整,决定将小张调岗到销售部门,且未与小张进行协商。小张认为公司的调岗行为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公司未经小张同意,擅自变更其工作岗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支持了小张的请求。
实用法律建议
对于公司而言:
- 在进行调岗时,应尽量与员工协商一致,并通过书面形式确定下来,避免因调岗引发劳动争议。
- 若因客观情况需要调岗,应提前向员工说明情况,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员工适应新岗位。
-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调岗的条件和程序,并确保规章制度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
对于员工而言:
- 如果遇到公司不合理的调岗要求,应及时与公司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 若公司的调岗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公司不能随意给员工调岗,调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无论是公司还是员工,都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