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买房有哪些风险

  • #假离婚风险
  • #财产分割
  • #婚姻关系
  • #购房风险
  • #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导读: 假离婚买房看似能带来购房便利,实则暗藏诸多风险。本文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深入剖析假离婚买房的风险,如婚姻关系破裂、财产分割纠纷等,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助您认清其中利害。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一些夫妻为了获取购房资格、享受购房优惠政策等,选择通过“假离婚”的方式来买房。然而,这种看似巧妙的操作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风险。

相关法律条文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双方一旦办理了离婚登记,婚姻关系即宣告解除。这意味着从法律层面上讲,“假离婚”在办理离婚手续后就产生了真实的离婚法律效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会按照离婚协议的约定进行重新调整。

假离婚买房存在的风险

  • 婚姻关系破裂风险:“假离婚”变“真离婚”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2016年武汉的一对小夫妻,为避开二套房首付5成的政策,选择假离婚以便少支付2成的首付款,结果却弄假成真,一方在离婚后不愿意复婚,导致原本完整的家庭破裂。一旦办理了离婚手续,在法律上双方就恢复了单身状态,任何一方都有可能改变想法,拒绝复婚,另一方也难以通过法律手段强制要求复婚。
  • 财产分割风险: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假离婚”后,双方会对财产进行分割。即使之后复婚,之前分割出去的财产也可能会变为一方的婚前财产。比如,夫妻双方在假离婚时约定房产归一方所有,复婚后,该房产就属于这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另一方不再享有共有权。
  • 贷款风险:用假离婚来购买超出限额的房产或是获得贷款优惠,可能会面临贷款额度无法达到预期的问题。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如果银行发现是通过假离婚来获取贷款,有可能拒绝贷款申请或者降低贷款额度。
  • 法律责任风险:除了办理真实离婚手续的“假离婚”,还有人通过伪造离婚证等手续来蒙混过关。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一旦被发现,不仅购房资格会被取消,还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 后续纠纷风险:在假离婚购买房屋的情形下,很多夫妻在办理离婚手续时,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约定不明确。当出现矛盾和纠纷时,由于缺乏明确的约定,双方容易产生争议,进而引发诉讼。而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亲情破裂,家庭关系受到严重伤害。

实用法律建议

  • 谨慎选择:在考虑是否通过假离婚买房时,要充分权衡其中的利弊,认识到假离婚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不要为了一时的购房利益而忽视了婚姻关系和家庭财产的稳定。
  • 明确约定:如果确实决定假离婚,在签订离婚协议时,要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复婚时间等关键问题进行明确、详细的约定。最好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内容合法有效,能够保障双方的权益。
  • 保留证据:在假离婚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双方关于假离婚的沟通记录、财产分割的协商过程等。这些证据在日后发生纠纷时,可以作为证明双方真实意图的依据。
  • 及时复婚:按照约定的时间及时办理复婚手续,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双方关系发生变化,增加风险。

总之,假离婚买房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带来一定的购房便利,但从长远来看,风险远远大于收益。建议广大民众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购房问题。

查看更多view-more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laywer-tag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法律公园特别推荐律师
立即咨询
qr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