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法律领域,员工工伤认定的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这不仅关系到员工的权益保障,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责任承担。以下将详细阐述工伤认定的范围,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同时提供一些实用的法律建议。
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法律条文依据: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 患职业病的。
-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实际案例分析:
- 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受伤:小张是某工厂的工人,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操作机器时因机器故障导致手部受伤。这种情况符合“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
- 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伤:小李是一名超市收银员,下班后在整理收银台时,不慎摔倒受伤。由于整理收银台是与工作有关的收尾性工作,所以小李的情况也属于工伤认定范围。
-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受伤:小王在下班途中,骑电动车与一辆违规转弯的汽车发生碰撞,交警认定小王承担次要责任。根据相关规定,小王这种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情况,应当认定为工伤。
视同工伤的情形
法律条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实际案例分析:
- 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老赵是某公司的员工,在上班期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在48小时内死亡。这种情况符合视同工伤的规定,老赵的家属可以按照工伤的相关标准获得赔偿。
- 维护公共利益受伤:某公司员工老张在下班途中,看到有人落水,挺身而出进行救援,不幸受伤。老张的行为属于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虽然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但按照规定可视同工伤。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情形
法律条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 故意犯罪的。
- 醉酒或者吸毒的。
- 自残或者自杀的。
实际案例分析:
- 故意犯罪:员工小陈在工作期间与同事发生争执,一气之下故意用刀具刺伤同事,自己也在打斗过程中受伤。由于小陈的行为属于故意犯罪,所以他的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
- 醉酒导致受伤:员工小孙在上班前大量饮酒,上班时因醉酒操作失误导致自己受伤。这种情况下,小孙的受伤不能认定为工伤。
实用法律建议
- 员工方面:
- 了解工伤认定的相关知识,明确自己的权益。一旦发生可能属于工伤的情况,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保留相关证据,如医院的诊断证明、事故现场的照片等。
- 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工伤认定。一般来说,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用人单位方面:
-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 及时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需要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 当员工发生工伤时,积极配合员工进行工伤认定和治疗,按照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总之,员工工伤认定的范围是明确的,无论是员工还是用人单位,都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