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级工伤要赔偿多少钱?


在我国,4级工伤赔偿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从法律依据来看,《工伤保险条例》是处理工伤赔偿问题的重要依据。根据该条例,4级工伤赔偿主要包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项目。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对工伤职工因工伤导致身体伤残的一次性经济补偿。对于4级工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这里的“本人工资”指的是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例如,您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是5000元,那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是5000×21 = 105000元。 伤残津贴则是按月支付给工伤职工的生活费用,以保障其后续的基本生活。4级工伤的伤残津贴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5%。也就是说,如果您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是5000元,每月能领取的伤残津贴就是5000×75% = 3750元。而且,伤残津贴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此外,如果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同时,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另外,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综上所述,4级工伤赔偿金额要根据具体的本人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来确定。如果您对赔偿金额有疑问或者与用人单位在赔偿问题上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