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与非法经营罪是一样的吗?


销售假药罪与非法经营罪是不一样的。下面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概念不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只要具有主观故意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即构成本罪。而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其次,犯罪构成要件有别。 - 犯罪客体方面: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市场秩序。而销售假药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又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 - 客观方面:非法经营罪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特定物品、买卖相关许可证件或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且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销售假药罪则是生产者、销售者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 犯罪主体:非法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一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销售假药罪的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表现为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 - 主观方面:非法经营罪主观由故意构成,并且具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销售假药罪主观方面也是故意,一般是出于营利目的,但生产者、销售者是否出于营利目的并不影响本罪成立,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主要表现为明知假药危害人体健康还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在销售时明知是假药而售卖。 再者,处罚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违反国家规定犯非法经营罪,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总之,这两个罪名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案例中,要依据具体行为的特征、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因素来准确认定罪名。 相关概念: - 生产、销售假药罪中的“假药”:依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变质的药品;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 非法经营罪中的“专营、专卖物品”:像烟草专卖品就属于专营物品,未经许可经营就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