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征地拆迁还存在强拆现象吗?
我家这边最近在搞征地拆迁,我有点担心会遭遇强拆。我想知道在现在的法律环境下,到底还会不会出现强拆的情 况啊?我就想了解清楚,如果真遇到了该怎么应对,心里好有个底。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下,征地拆迁是存在合法强拆情况的,但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限制。
首先要明确,国家是明令禁止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拆迁的。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 ,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这就是说,合法强拆的主体只能是法院,并且行政机关得先满足一系列条件并向法院申请,经过法院裁定允许后才可以实施强拆。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从这里也能看出,对于行政机关而言,没有法律明确授权就不能进行强拆行为。
但实际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违法强拆的情况,比如行政机关未经申请法院就擅自强拆,或者打着“拆违代拆迁”的名义,随意将手续不齐全但并非违建的房屋拆除等。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通过与拆迁方协商、向相关部门举报,还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比如可以先向相关部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查看是否有合法的征地批准文件等,如果没有可以向国土资源部门提交土地违法查处申请。
相关 概念: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活动。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