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审计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方法有哪些?

我是一家小公司的负责人,最近公司要进行审计。我有点担心会出现审计风险,但不太清楚审计风险是怎么形成的,也不知道该怎么防范。想了解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以及具体的防范方法,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展开 view-more
  • #审计风险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审计风险指的是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它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假定不存在相关内部控制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则是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审计机构和人员角度来看,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经验和技能,难以发现复杂的错误和舞弊行为,从而增加审计风险。比如,对于一些新兴行业的特殊业务,若审计人员不了解其会计处理方法,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审计判断。同时,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在审计过程中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独立性,为了个人利益迎合被审计单位的不当要求,也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另外,审计方法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抽样审计是审计中常用的方法,但抽样过程中可能存在样本不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使得审计结果不能准确反映总体情况。 从被审计单位角度而言,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重要原因。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防止和发现错误与舞弊,如果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就会增加审计风险。比如,企业的财务审批流程不严格,容易出现资金挪用等问题。而且,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也会影响审计风险。企业经营不善、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可能导致财务状况恶化,增加了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此外,被审计单位蓄意舞弊和欺诈也是造成审计风险的因素之一。有些企业为了达到特定目的,如粉饰财务报表、骗取贷款等,会故意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给审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从法律环境和社会因素来看,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规范和指导,对于一些问题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增加了审计风险。同时,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过高,认为审计人员应能发现被审计单位的所有错误和舞弊,而实际上审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审计结果与公众期望不符时,审计人员可能面临法律诉讼等风险。 针对审计风险,有一系列防范方法。对于审计机构和人员,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一方面,加强专业培训,使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另一方面,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独立性,确保其在审计工作中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在审计方法上,要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同时,运用先进的审计软件和工具,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此外,要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对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确保审计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对于被审计单位,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和制衡。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降低经营风险。同时,被审计单位要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如实提供会计资料和相关信息,不得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 从法律环境和社会因素方面来看,要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为审计工作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管,规范审计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此外,还应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使公众正确认识审计的作用和局限性,降低公众对审计的不合理期望。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