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我和公司发生了劳动争议,不太清楚该怎么解决。想了解下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形式有哪些,这样我就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不知道法律上对此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view-more
  • #劳动争议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劳动争议,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为劳动相关的事情产生的矛盾,比如工资没给够、加班没算钱、随意被辞退等等。当遇到劳动争议时,有以下几种基本的处理形式: 协商解决:这是最平和的一种方式。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和商量,争取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快速、灵活,能避免双方关系进一步恶化。不过,它没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可能就需要采取其他方式。法律依据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协商是双方当事人的自主行为,法律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争议。 调解解决:当协商不成时,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组织会站在中立的立场,听取双方的意见,帮助双方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按照协议履行。调解也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双方的关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仲裁解决:如果调解也不成功,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是一种具有准司法性质的处理方式,仲裁委员会会按照法定程序对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 诉讼解决: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对劳动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法院的判决是最终的处理结果,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总之,劳动争议处理的这几种基本形式各有特点和适用情况,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争议情况和自身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