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违法案件再审时,行政赔偿案件可以中止吗?


在确认违法案件再审时,行政赔偿案件是否可以中止,需要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分析。 首先,我们要了解行政赔偿案件和确认违法案件之间的关系。行政赔偿案件通常是基于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后,当事人要求行政机关给予赔偿的案件。而确认违法案件再审,意味着原有的行政行为违法确认结果可能会被改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六)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七)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对于确认违法案件再审时行政赔偿案件是否中止,关键在于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是否必须以确认违法案件的再审结果为依据。如果行政赔偿案件的赔偿基础是建立在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之上,而确认违法案件正在再审,那么按照上述第六项规定,行政赔偿案件很可能会中止审理。因为再审结果可能会改变行政行为的违法认定情况,进而影响行政赔偿案件的判决结果。 例如,原本行政行为被一审判决确认违法,当事人基于此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但行政机关对确认违法判决不服,申请再审。此时,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就需要等待再审结果。如果再审维持了原确认违法判决,行政赔偿案件可以继续按照原有的方向进行审理;如果再审撤销了原确认违法判决,那么行政赔偿案件可能就会因为失去赔偿基础而有不同的处理结果。 然而,如果行政赔偿案件有独立的事实和证据支撑,其赔偿的判定不依赖于确认违法案件的再审结果,那么行政赔偿案件可能不会中止。比如,行政赔偿案件中有其他确凿的证据证明行政机关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了损失,且该损失与再审案件中的行政行为违法认定没有直接关联,那么法院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继续审理行政赔偿案件。 总之,确认违法案件再审时,行政赔偿案件是否中止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看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是否必须以确认违法案件的再审结果为依据,同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