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是否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
我们公司下设了一些分公司,最近其中一家分公司因某些经营行为被相关部门盯上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分公司能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呢?具体在什么情形下可以或者不可以呢?
展开


分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 首先,需要明确相关法律概念。分公司是总公司的分支机构,它在业务、财务、人员等方面受总公司管辖,不具有法人资格。而行政处罚是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的制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0条规定,“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也就是说,如果分公司是依法设立并领取了营业执照,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那么它就属于“其他组织”的范畴,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例如,某分公司领取营业执照后,在经营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等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行政机关可以对该分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然而,如果分公司未经合法程序设立,或者虽然依法设立但未能成功获取营业执照,那么相关部门便需将具有法人地位的总公司视为行政处罚对象进行处理。比如,一家分公司在未取得营业执照的情况下擅自开展经营活动,此时若有行政违法行为,就应以总公司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 另外,当分公司作为行政处罚相对人时,若其财产或者行为能力不足以承担行政处罚责任的,由总公司承担剩余责任。例如,分公司因违规行为被处以高额罚款,但其自身财产不足以支付全部罚款时,总公司需要承担补足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