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合同?
我和别人签了合同,对方在履行合同期间出现了违约行为。现在我想知道,在对方违约这段时间里,我有没有权利解除这个合同呢?不太清楚法律在这方面是怎么规定的,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在违约期间是否可以解除合同,需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我们要了解合同解除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情况。 约定解除,就是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就已经在合同里明确写好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如果出现了合同中约定的违约情形,那么按照合同的约定,有解除权的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这就好比两个人提前说好,要是一方做了某件特定的错事,另一方就有权结束合作,这是基于双方的事先约定,是合法有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定解除,则是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法律直接规定的可以解除合同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也就是说,如果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达到了上述法定情形,守约方就有权解除合同。比如,对方不履行主要债务,经过你催促后在合理时间内还是不履行,或者对方的违约行为让合同目的根本无法实现,在这些情况下,你就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总之,在违约期间是否能解除合同,要先看合同有没有约定,有约定按约定办;没有约定的,就看是否符合法定解除的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