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庭时说错了过后能更改吗?
我在开庭的时候,因为太紧张,说错了一些话。现在庭审已经结束,我担心这些错误的表述会对案件结果产生不利影响。我想知道,开庭时说错的内容过后还能不能更改呢?具体该怎么做?
展开


在法律程序中,开庭时说错话之后能否更改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从一般原则来讲,庭审过程是严肃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当事人应当对自己在庭审中的陈述负责。不过,法律也并非绝对不允许对错误陈述进行更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对之前陈述的内容进行更正。但是,这种更正并非毫无限制。 如果是在庭审过程中发现自己说错了,及时提出更改请求,并且能够说明合理的理由,比如是口误、表述不准确等,通常法官会允许当事人进行更改。这是因为庭审还在进行中,对事实的查明和证据的认定尚未最终确定,允许当事人更正错误有利于保障庭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然而,如果庭审已经结束,想要更改之前的陈述就会相对困难。此时需要有充分的正当理由,例如有新的证据证明之前的陈述确实存在错误,或者存在重大误解等情况。并且,当事人需要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详细说明更改的内容和理由。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审查,如果认为更改理由合理且不会对案件的审理造成实质性的不利影响,可能会允许更改;反之,如果法院认为更改请求不合理或者会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可能会驳回申请。 所以,开庭时说错话过后能否更改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发现错误的时间以及是否有合理的理由。当事人应当尽量在庭审过程中保持谨慎,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出现错误陈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