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笔录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我之前参加过一场庭审,现在在另一个案子里,我想着把之前那场庭审的笔录拿出来当证据用。但我不太确定这合不合法,也不知道它的证明力怎么样。所以想问问,庭审笔录到底能不能当作证据用呢?
展开


庭审笔录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下面从证据的定义和庭审笔录的性质,以及相关法律依据来详细说明。 首先,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在司法实践中,证据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它能够对案件的事实起到证明作用,就有可能被法院采纳。庭审笔录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书记员对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所作的记录,它如实记载了庭审过程中各方当事人的陈述、辩论、举证、质证等情况,反映了案件审理的真实过程和各方观点,具备证明案件相关事实的能力,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庭审笔录是符合证据的基本特征的。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庭审笔录属于书证的范畴,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庭审笔录以文字形式记录了庭审活动,其内容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中的某些事实。 不过,虽然庭审笔录可以作为证据,但它的证明力需要经过法院的审查判断。法院会综合考虑庭审笔录的来源、制作过程、与其他证据的关联性等因素,来确定其证明力的大小。如果庭审笔录能够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那么它的证明力就会相对较强;反之,如果庭审笔录存在瑕疵或者与其他证据存在矛盾,那么其证明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