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虚假宣传能够被认定为诈骗罪吗
我在做生意过程中,发现同行有一些夸大产品功效等虚假宣传的情况,心里很疑惑。想知道这种企业虚假宣传的行为,在法律上能不能直接认定为诈骗罪呢?我就是想搞清楚二者界限,看看怎么维护自身权益以及规范自身经营。
展开


企业虚假宣传不一定能认定为诈骗罪。 首先来说说诈骗罪,它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简单讲,就是通过欺骗手段把别人的钱或财物骗到自己手里,并且达到一定数额。 而企业虚假宣传,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也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虚假宣传主要是在商业活动中,对商品相关信息进行不实或误导性的宣扬,目的通常是提高产品销量、增加商业利益等。 一般情况下,企业虚假宣传多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或民事欺诈行为,会面临行政处罚,比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等。但如果企业虚假宣传行为同时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就可能被认定为诈骗罪。这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主观上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客观上通过虚假宣传使消费者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此错误认识处分了财产,而且骗取的财物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等。 在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诈骗罪,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不能仅因为存在虚假宣传就直接认定。如果遇到企业虚假宣传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相关概念:(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虚假宣传:经营者对商品相关信息作不实或误导性宣扬的行为 非法占有目的:行为人意图将公私财物非法据为己有 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采取非法或有悖公认商业道德的手段和方式 民事欺诈行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