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阶段还能协商吗?
我有个债务纠纷案子到了强制执行阶段,我实在是没办法一次性还清欠款。我想和债权人商量下,看能不能分期还款或者延长还款时间,但又不确定在强制执行阶段还能不能协商。想问下大家,在这个阶段真的还可以协商吗?
展开


在强制执行阶段,是可以进行协商的,这种协商在法律上被称作执行和解。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一法律条文明确赋予了双方在强制执行阶段进行协商并达成和解的权利。 对于申请执行人而言,通过协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实现。因为在现实中,被执行人可能确实存在暂时无法一次性履行全部义务的情况,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有可能使自己的债权逐步得到清偿。例如,双方可以约定分期还款的方式,这样既给了被执行人一定的缓冲时间,也让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有了持续实现的可能。 对于被执行人来说,协商的好处更为明显。当面临强制执行时,可能会面临财产被查封、扣押、冻结等情况,这对其正常的生产生活可能会造成较大影响。而通过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可以避免一些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缓解自身的压力。比如,双方达成延长还款期限的协议后,被执行人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去筹集资金,履行还款义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执行和解协议是基于双方自愿达成的。一旦达成协议,双方都应当遵守协议内容。如果一方不履行和解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同时,在协商过程中,建议双方以书面形式记录和解协议的内容,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