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游戏花钱能要回吗


如果孩子玩手机游戏花了钱,是有可能要回来的,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对于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再依据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以,这一阶段的孩子玩手机游戏花钱充值的行为是无效的,家长作为法定代理人,有权直接向游戏平台申诉,要求平台全额退还充值的钱款。 其次,八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按照《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充值金额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家长可以通过与游戏平台协商,若协商不成,还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游戏平台退还钱款。比如,一个十岁孩子一次性充值数千元,明显超出了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范围,家长就有理由主张退款。在这一过程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也有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另外,当您发现孩子玩手机游戏花钱后,要及时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充值凭证、交易记录等。之后先尝试与游戏开发者或运营商联系,向他们详细说明情况,提出退款请求。要是通过这个方式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还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概念: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简单说就是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在法律上他们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需要由法定代理人来代理做事。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类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 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直接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像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法定代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