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庭审后能否提供不到庭证据?

我之前参加了一场庭审,当时有些证据没来得及提交。现在庭审结束了,我突然找到了一些能证明我观点的证据,但证人没办法到庭。我就想问问,庭审结束后还能不能把这些证据提供给法庭啊?会不会因为庭审结束了就不被接受呢?
展开 view-more
  • #庭审证据
  • #不到庭证据
  • #新证据
  • #证据规则
  • #民事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实践中,庭审后提供不到庭证据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情况。首先,我们要明白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各种材料。而对于庭审后提供证据,法律有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对于证人不到庭的证据,如果是证人证言,根据法律规定,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证人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例如,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等情况。 如果在庭审后提供不到庭证据,法院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一方面会看该证据是否属于新证据。新证据通常是指在原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如果是新证据,法院一般会进行审查并考虑是否采纳。另一方面,法院会审查该证据对于案件事实认定的重要性。如果该证据对案件的关键事实有重大影响,法院可能会倾向于接受该证据。然而,如果当事人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且该证据对案件事实认定影响不大,法院可能会不予采纳。 所以,庭审后提供不到庭证据是有可能被法院接受的,但要符合法律规定,有合理的理由,并要考虑证据的性质和对案件的影响等因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