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是否能去农村买房?
我是城镇户口,最近看中了农村的一套房子,价格很合适,环境也不错。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买。我想了解下在法律层面,城镇居民到底可不可以去农村买房呢?买了之后会有什么后果?
展开


在我国,城镇居民去农村买房存在诸多限制,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的。 从法律概念来讲,农村房屋所占用的土地是农村集体土地,其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农村房屋的买卖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一项权利,与特定的身份关系相联系。这意味着,只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有资格受让宅基地上的房屋。 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在相关文件中也明确指出,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 如果城镇居民违反规定去农村买房,首先,这种房屋买卖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交易双方需要相互返还财产。也就是说,买房人要把房子退还给卖房人,卖房人要把购房款退还给买房人。而且,由于农村房屋的产权无法过户到城镇居民名下,买房人不能取得合法的产权证书,其权益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此外,在遇到拆迁等情况时,城镇居民也无法获得相应的拆迁补偿。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城镇居民不应该去农村买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