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不在现场能采取强制措施吗
我最近遇到个事儿挺疑惑的,涉及到可能要对相关人员采取强制措施。但这人当时不在现场,我就想知道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呢?我主要想了解在法律上有没有明确规定,具体又是怎么操作的,会不会影响整个程序的合法性。
展开


当事人不在现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的。首先说行政强制措施方面,当事人不到场不影响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行政强制法》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一系列规定。其中明确提到,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时候应该通知当事人到场,如果当事人坚持不到场的,行政执法人员可以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即可。 这意味着在行政领域,即便当事人不在现场,只要按照法定程序操作,依然能够合法地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例如在一些查封、扣押物品的行政强制行为中,如果当事人不在场,执法人员邀请见证人见证并做好相关记录,该行政强制措施就是有效的。 而刑事强制措施相对复杂一些。刑事立案后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并不固定,立案是侦查活动的开始,强制措施是侦查后依法对嫌疑人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从侦查到发现、认定犯罪嫌疑人有一定过程。只要嫌疑人构成相应犯罪,随时可能采取强制措施。但实践中,司法机关也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是否有必要以及何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例如,有些轻微刑事案件可以先做调解处理,若调解不成则走诉讼程序。如果没有证据表明嫌疑人有逮捕必要,即便当事人不在现场,也不一定马上采取逮捕这种较为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 总之,无论是行政还是刑事方面,当事人不在现场不必然导致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关键是要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