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要不要开庭,哪些情况不需要开庭?
我有个民事诉讼案子到二审了,心里没底不知道二审是不是一定会开庭。我想了解下二审到底要不要开庭,如果有的情况不用开庭,那具体是哪些情况呢?毕竟心里有个底,也好做下一步打算。
展开


在民事诉讼中,二审并非一定会开庭审理。下面为您详细解释相关情况。 首先,关于二审是否开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这意味着二审原则上是要开庭的,开庭审理能让双方当事人充分陈述观点、提供证据,保证审判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其次,来看哪些情况不需要开庭。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三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下列上诉案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可以不开庭审理:(一)不服不予受理、管辖权异议和驳回起诉裁定的;这类裁定主要涉及程序问题,一般通过审查书面材料就能判断其合法性,所以通常不需要开庭审理。(二)当事人提出的上诉请求明显不能成立的;如果当事人的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明显不合理,法院通过书面审查就可以作出判断,无需开庭。(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错误的;这种情况下,争议焦点主要在法律适用上,法院可以通过研究一审卷宗和法律规定来解决,不必开庭。(四)原判决严重违反法定程序,需要发回重审的。对于这种情况,法院已经明确原判决存在严重程序问题,直接发回重审即可,无需再通过开庭审理上诉案件。 总之,二审是否开庭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如果当事人对二审程序还有其他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