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对证人证言有哪些规定?

我在一场纠纷里,打算找证人来帮我证明一些事情。但是我不太清楚在法律上,证人证言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想知道民法典里关于证人证言有啥规定,证人要符合啥条件,说的话有多大作用,提供证言要走啥流程,这些我都不太懂,希望能得到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证人证言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虽未对证人证言作出专门的直接规定,但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是重要的证据形式,其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程序法中。 首先,我们来了解证人资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这意味着,只要能清楚知晓案件情况且能正常表达自己想法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比如在一个合同纠纷里,目睹双方签订合同过程的路人,只要他能清晰描述当时的情形,就具备证人资格。 接着是证人出庭。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人民法院准许证人出庭作证申请的,会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如实作证的义务以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证人出庭作证是原则,不过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经人民法院许可,证人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比如证人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或者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等情况。 然后说说证人证言的证明力。证人证言的证明力需要综合判断。人民法院会结合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证人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因素,对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若证人与一方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比如是当事人的亲属,其证言的证明力可能相对较低。同时,单一的证人证言证明力较弱,往往需要其他证据进行佐证。 最后,关于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如果证人故意作虚假证明,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权威,确保证人如实提供证言。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